時間:2010年12月01日
上海海運港悄悄發布了12月黃浦江海運集裝箱碼頭的作業計劃,停靠張華浜、軍工路碼頭的日本、韓國海運航線班輪銳減,寶山碼頭則在計劃表上消失。相關人士告訴商報記者,由于外高橋六期碼頭定于12月正式竣工投產,上海海運港將于12月停止外貿海運集裝箱船舶靠泊黃浦江碼頭。
沿海內貿海運航線繼續保留
上海海運港2010年11月黃浦江海運集裝箱碼頭的作業計劃表共有163個記錄,寶山碼頭共停靠船舶73艘次,張華浜碼頭停靠78艘次,軍工路碼頭停靠12艘次,其中,軍工路碼頭全部停靠沿海內貿航線船舶,共12艘次;張華浜、寶山碼頭停靠沿海內貿海運航線船舶57艘次、日本海運航線船舶70艘次、韓國海運航線船舶16艘次、我國臺灣海運航線船舶8艘次。
而12月的作業計劃顯示,黃浦江海運集裝箱碼頭共停靠船舶91艘次,總量減少1/3。其中,軍工路碼頭停靠船舶23艘次,張華浜碼頭停靠船舶68艘次,寶山碼頭已經不見蹤影。航線分類情況是,韓國海運航線船舶3艘次,日本海運航線船舶14艘次,我國臺灣海運航線船舶3艘次,沿海內貿海運航線船舶71艘次。自12月12日起,張華浜、軍工路碼頭均不再出現外貿航線船舶。
“這是因為航線搬遷,從黃浦江轉到外高橋去了。12月份,外高橋六期碼頭要正式竣工投產,正好整合資源。”上海港人士解釋,船公司推行集裝箱船舶大型化,普遍都有幾千個標準箱位,而黃浦江江面較為狹窄,只能行駛偏小型船舶,沿岸碼頭承攬不到大船,制約著生產效益。
蘇州號、新鑒真輪維持原地
據來自上海泛亞航運公司的消息,上海海運港從今年7月底起,就安排一批近洋外貿航線遷出黃浦江。12月上中旬,作為最后一批外貿貨運航線,泛亞航運現有的5條日本航線將分3批遷移至外高橋六期碼頭。至此,黃浦江沿岸港區將全部撤離外貿貨運航線。
“我們一直在把黃浦江上的碼頭搬出去。”上海海運港人士指出,自洋山深水海運港啟用后,上海海運港實現了重心轉移,黃浦江從盧浦大橋到楊浦大橋區段的眾多碼頭不復存在,陸家嘴金融貿易區、世博會園區、北外灘航運中心都利用了原有港區。
“中遠集團從上海到日本神戶、大阪的蘇州號、新鑒真輪還是停靠高陽路碼頭。它們屬于客貨渡輪,有272個到345個客位,要這么多的旅客去外高橋乘船,不太方便嘛。”中遠航運[7.89 2.20%]專家吳明華還告訴商報記者,軍工路、張華浜碼頭仍有必要繼續停靠沿海內貿航線船舶,黃浦江也不會完全拋棄航運功能。
后續開發等待好時機
張華浜、軍工路、寶山3個碼頭的占地面積為830015平方米,從新江灣城一帶延伸至吳淞,是上海市區難得的空間。“從總體上說,我們對后續運作是有考慮的,但短期內不會有結果。”根據上海港的盤算,工業用地轉為商業用地有多道關卡,“不能自說自話變更用途,開發時需要交給政府公開拍賣,而且別人也可以參與,最后不一定就是我們得到。尤其現在國家調控房地產,不是開發這些碼頭的好時機,我們會再等等看。”
另據吳明華了解,這些碼頭的開發將按照上海市的相關規劃推行,“短期內可以堆物,不會明顯閑置。”他強調,以黃浦江兩岸改造的規律,航運功能將適當維持,整體布局進一步體現旅游、觀光、休閑、商務業態。“全國都程度不同地過剩港口生產能力了,招商局集團高層最近認為,運力超前了運量達四成,即使不繼續興建港口碼頭,仍需最少3年才能消化全部運力。”